中教网9月2日讯(通讯员:艾文婧 郭静昊 李佳妍)近日,湖北大学曼城联合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 2402 班曼城联合学院材料2402班团支部赴孝感云梦皮影文化传承调研项目团队响应“三下乡”号召,奔赴孝感市云梦县开展社会实践,聚焦国家级非遗云梦皮影戏,以实地探访、技艺研习、成果传播等方式,为传统文化传承注入青春动能。
图为实践团在陈红军工作室学艺 何鸿昊 摄
为精准把握云梦皮影的历史脉络与传承现状,实践团首先走进云梦祥山博物馆,从楚地民俗的千年流转中梳理皮影文化的发展轨迹。在祥云湾文化街区,团队偶遇湖北大学校友并开展“街头快访”,从年轻一代视角了解皮影在当地的认知度。
图为实践团在云梦祥山博物馆前合影 工作人员 摄
图为团队成员矫宇轩采访校友邹博文 张天齐 摄
随后,实践团造访非遗传承人陈红军的工作室。成员们不仅沉浸式学习选皮、雕刻、敷彩等传统技艺,亲手体验皮影制作全过程;还通过与陈红军围坐访谈,记录下他坚守技艺的故事,以及当前面临的人才断层、市场小众等现实困境。
图为团队成员艾文婧访谈传承人陈红军 郭静昊 摄
实践期间,团队形成多项成果:整理“历史-技艺-传承”系统化档案,留存皮影文化记忆;融合楚文化符号与卡通元素创作创新皮影作品,让传统工艺贴近年轻审美;7月7日,团队在校内举办的中外青年沙龙上以全英文分享实践经历,吸引中外师生关注皮影传承。
图为实践团汇报三下乡成果 许文翰 摄
8月20日,湖北大学实践团队联合赤壁市蒲圻街道华舟社区开展“荆楚文化与云梦皮影”主题宣讲活动。活动中,团队先分享荆楚文化,介绍古代楚国地域范围、曾侯乙编钟、越王勾践剑等标志性文物,以及屈原与端午节的渊源、武汉热干面背后的荆楚味道;随后通过播放宣传片与现场讲解,直观展现云梦皮影的独特魅力,并详细拆解其从画稿、加关节到剪刻涂色的制作工艺。现场互动环节,小朋友们积极参与戏台搭建,志愿者老师则借助原创手绘的孙悟空、唐僧等皮影人物,在搭建好的戏台上演绎《三打白骨精》经典剧目,让参与者沉浸式感受非遗魅力。
图为团队成员郭静昊与孩子们一起搭建小戏台 艾文婧 摄
图为团队成员演示《三打白骨精》皮影戏 曹怡颖 摄
此前,实践团已完成云梦皮影资料整理、街头快访、传承人对话、实践分享及社区宣讲,为明确大众对这门国家级非遗的认知与感受,8月30日,借沌口街道社区抗日八十周年活动契机开展调研。活动中,团队引导居民扫码填写含皮影认知度、接触途径等内容且预留开放反馈栏的问卷,不同年龄层居民积极参与,部分居民主动咨询,成员耐心解答并分享实践见闻,最终收获105份有效答卷,为后续分析需求、优化传播策略提供依据。实践团表示,社区调研让非遗传承更贴群众需求,后续将分析问卷数据,结合前期实践,通过运营公众号、推动校社合作等,助力云梦皮影融入现代生活,以青春力量赋能非遗传承。
图为实践团合影 工作人员 摄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中教网”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7天后方可原文转载(有特殊声明除外),转载时请在显要处注明来源以及联系方式。
责编:中教网教育融媒体 赵林朗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