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8月12日举行的“梦想巡航·俞浩梦想奖学金开放日”上,追觅科技创始人兼CEO俞浩以个人成长与创业经历为引,围绕当代青年成长、教育本质变革等话题发表演讲,他提出,在人工智能时代,教育面临新的变革,在传统的学校教育和生活教育基础上,当代教育理念应向“梦想即教育”发展——即启发梦想,就是最好的教育。
“俞浩梦想奖学金”由俞浩个人出资,是俞浩基金会启动的首个重点公益项目,首批为来自全国12个省市的100名自强学子提供大学的启动资金。8月,部分受助学子代表齐聚苏州参加公益研学,并与俞浩围绕教育成长、青年发展展开面对面交流。
AI时代的教育之问:践行“梦想即教育”理念
当天参与互动的,是30位刚刚经历高考、获得“俞浩梦想奖学金”资助的学子。他们即将进入大学,步入新的人生阶段,针对他们可能面临的期待和迷茫,俞浩分享了自己20年前清华求学的经历,坦言大学是独立思考生命意义的起点。
俞浩来自民营经济蓬勃发展的江苏南通,他在17岁时就确定了创业的想法,曾骑着自行车走访家乡的多家乡镇企业寻找机会,却因性格内向半小时拨不出一个电话号码,这段经历“逼迫”俞浩下定决心突破自我,也让他意识到,教育不应仅关乎分数,而应该帮助青年回答“为何而学”,追问生命的意义。他说,从哥白尼的日心说到现代宇宙认知,人类在每一次的知识突破中发现自身的渺小,但正因为如此,生命作为仅有一次的宝贵体验,大家会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去追寻人生的梦想,这构成了我们面向未来最大的动力。
面对人工智能的爆发,俞浩向在场的同学们提出一个思考:当AI能够瞬间调取所有的知识,那教育的意义是什么?
“知识已无穷尽,未来教育的核心应是‘成就梦想即教育’。”俞浩认为,当下的中国处在快速发展和变革中,需要更具前瞻性的教育理念,青年需学会整合知识与人际资源,聚焦目标而非单纯的文凭,找到梦想的同路人。作为一名创业者和引路人,俞浩相信,帮助每一个人成就梦想,便是教育的终极意义。
为此,今年6月,“俞浩梦想奖学金”项目正式启动,并在8月邀请受助学子代表来到苏州参与公益研学活动,让他们能够在资金支持之外看到更大的世界,在触摸前沿科技中探索未来之路。
俞浩梦想奖学金持续升级 与青年成长同行
为期四天的公益研学活动中,同学们第一次离开熟悉的生活圈,与来自全国各地的新朋友结识,一起在追觅科技直观感受科技如何着凉生活,在浙江大学、西湖大学触摸最新科研成果,在拙政园、苏州博物馆见证贯通古今的文化交融。
同学们纷纷通过追觅App写下自己的研学日记,记录着每一天的收获。来自山西的李俊霖同学说,这次研学旅行中进行的实地探访和调研是让自己受益良多,只有通过脚步丈量,才能理解书本之外复杂而真实的社会。
即将进入复旦大学的剡如玉来自甘肃,她很感谢这次奖学金提供的成长平台,拓宽了自己的认知边界,也提升了实践能力和社交能力,结识了许多优秀的老师和小伙伴:“真正的知识从不局限于教室,而是在行走的每一步里,在与世界的每一次对话中。”她还提前规划好了奖学金的用途:一部分用于学业和校园外的社会实践,一部分去帮助更多有需要的小朋友,因为这份被照亮的温暖,本就该流动起来。
贵州大山走出的徐娅是第一次来江苏,她从苏州园林移步换景的巧思中学到“人生没有标准答案”,也盼望着能把园林中蕴含的哲学带回家乡,成为未来建设家乡的灵感。
参加研学的同学通过追觅App分享研学感悟
在交流中,俞浩还邀请同学们一年后有机会可以再来追觅,并期待能够看到大家身上看到成长的变化。正如他所说:“公益是我们的一个长期承诺!言出即行,行必有果!”
作为俞浩基金会启动后的首个重点公益项目,“俞浩梦想奖学金”未来将持续推进,覆盖更多不同教育阶段的优秀学子,资助方向也将向多元化发展,例如,资助参与国际学术交流或在科研领域取得成果的学生,推动其学术成长与全球视野的培养;表彰投身教育公益、服务社会的志愿者,支持他们的奉献精神与实践行动;奖励学业表现突出、综合素质全面的学生,鼓励他们继续保持卓越,发挥榜样作用。俞浩希望能够在这个过程中,帮助更多青少年埋下梦想的种子,实践“梦想即教育”的理念。同时,“俞浩梦想奖学金”将在全球范围内发起“百校联盟”,联动更多优秀院校,一起守护更多“最初的梦想”。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中教网”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7天后方可原文转载(有特殊声明除外),转载时请在显要处注明来源以及联系方式。
责编:中教网教育融媒体 赵林朗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