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教网8月4日讯(通讯员 杨杨 梁丽 刘文正 李雨阳)智能手机普及之下,短视频、网络游戏正悄然重塑部分乡村留守儿童的童年图景。为深入探究这一现象,湖南第一师范学院专项调研团队日前走进浏阳市金刚镇,聚焦“信息算法里的童年”,实地把脉乡村儿童手机依赖背后的算法茧房与成长困境。
调研团队综合运用定量与定性的研究方法,力求精准描绘“屏幕童年”的真实样貌。他们精心设计家校双向问卷,多维度捕捉儿童手机使用行为;同时深入访谈学生、家长及学校教师,获取一手鲜活案例,为研究夯实数据基础。
调查揭示,当地留守儿童手机使用高度集中于娱乐(45%)、游戏(30%)、社交(15%)及学习(10%)。过度依赖带来的影响令人忧心:视力下降、线下社交锐减、言行网络化等现象凸显。“孙子宁愿模仿短视频里的夸张动作,也不愿跟着我去田里认识农作物。”一位受访爷爷的无奈道出代际认知的鸿沟。更值得警惕的是,部分儿童在网络亚文化冲击下价值观出现偏差,如盲目崇拜“轻松赚大钱”的娱乐明星。究其根源,父母陪伴缺失、家庭教育缺位及学校引导不足等多重因素交织,共同促成了“屏幕围城”。
直面问题是为更好破题。湖南第一师范学院调研团队表示,此次扎实的田野调查旨在唤起社会对算法时代乡村儿童成长困境的广泛关注。他们后续将形成详实报告,为教育部门施策与公益组织行动提供参考,助力留守儿童挣脱“屏幕”束缚,重拾田野牧歌的质朴欢乐,拥抱更健康、更丰盈的童年。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中教网”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7天后方可原文转载(有特殊声明除外),转载时请在显要处注明来源以及联系方式。
责编:中教网教育融媒体 赵林朗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