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教网8月4日讯(通讯员 蒋鑫)近日,四川师范大学遂宁校区火塘彩韵志愿队深入凉山州昭觉县,为当地儿童精心策划并组织了一场主题为“表达情绪,释放心灵之声”的心理团体辅导活动。活动旨在通过趣味互动体验,引导儿童认识情绪、学会表达,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
▲图为火塘彩韵志愿队志愿者引导儿童进行“情绪传递赛”游戏互动。
认知情绪:无声语言的传递与觉察
活动以“情绪传递赛”开场。儿童分组列队,首位成员抽取情绪卡片后,仅通过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向后方成员传递情绪信息,由队尾成员猜测所传递的情绪。这一精心设计的环节,让儿童在互动中直观感受到情绪作为“无声语言”的传播特性,并初步认识到不同情绪(尤其是负面情绪)可能产生的影响,为后续学习情绪识别与管理奠定了基础。
▲图为儿童在志愿者引导下,于“情绪歌唱会”环节热烈讨论蕴含情绪的歌词。
表达情绪:歌声中的情感共鸣
在“情绪歌唱会”环节,各小组围绕“包含情绪词语的歌词”展开头脑风暴,组长记录形成“情绪歌词单”,随后进行小组演唱展示。孩子们在搜寻与演唱“快乐”、“难过”、“思念”等情绪词汇的过程中,不仅拓展了情绪词汇库,更在集体合唱的轻松氛围里敞开心扉,实现了情感的共鸣与初步释放。
▲图为儿童在“情绪叙事画”环节专注创作,描绘自身情绪经历。
梳理情绪:画笔下的叙事与反思
核心环节“情绪叙事画”鼓励儿童回顾并描绘一次真实的情绪经历。在志愿者引导下,孩子们使用四宫格漫画或简笔画,分步骤勾勒情绪事件的起因、发展、高潮(情绪爆发点)及结果,并辅以简要文字说明。创作中,“玩具争执的愤怒”、“考试失利的沮丧”、“被误解的委屈”等场景跃然纸上。作品分享时,孩子们主动讲述画中故事,在倾诉中梳理情绪脉络,增强了自我觉察与反思能力。
▲图为志愿者与儿童共同总结活动收获,分享情绪表达实用技巧。
播撒心育种子 护航心灵成长
本次心理团辅活动是火塘彩韵志愿队“三下乡”社会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志愿者们不仅是活动的组织者,更是孩子们心灵成长的陪伴者和引导者。活动将心理学专业知识转化为生动有趣的互动体验,有效帮助昭觉儿童掌握了识别、表达与初步管理情绪的方法,播撒了积极心理健康的种子,为促进乡村儿童心理健康发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贡献了青春力量。
发布:火塘彩韵志愿队
文字:文婷婷 唐文一
图片:李美玲 杨荣
审校:王皓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中教网”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7天后方可原文转载(有特殊声明除外),转载时请在显要处注明来源以及联系方式。
责编:中教网教育融媒体 赵林朗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