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大学学子果园实践:探访现状寻方向 直播助农显担当
中教网7月29日讯(通讯员赵培竹) 2025年7月18日至26日,南通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星火助农实践团,在连云港市经济开发区产品电商产业园及周边农产品种植区,开展了以“云端播果香,数智绘丰年——农产品电商激活乡村振兴新图景”为主题的“三下乡”实践活动。此次活动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及“数字乡村强农惠农富农专项行动”,计划借助电商直播等手段助力农产品销售,为乡村发展增添青春活力。
前期筹备:分工协作,筑牢活动基础。7月18日至19日,实践团抵达连云港后,迅速投入前期准备工作。团队成员各司其职:部分成员负责设计市场调研大纲与线上问卷,内容涉及消费者对当地农产品的认知程度、购买意愿以及对电商和直播带货的接受程度等;另有成员与连云港市经济开发区产品电商产业园及周边农户沟通协调,确定线下走访行程和直播具体地点;还有成员忙着准备鲜果采摘活动所需的宣传海报、活动指引牌等物料,并全面调试直播设备,保障后续活动顺利进行。
线上调研:问卷分析,把握消费需求。为精准掌握消费者对当地农产品及电商直播态度,实践团活动初期启动线上市场调研。调研以线上问卷为主,涵盖消费者对连云港农产品认知度、购买习惯、对直播带货接受度及偏好等,旨在为后续直播选品和推广策略提供数据支撑。调研通过微信公众号、朋友圈、腾讯问卷等平台扩散,回收有效问卷189份。分析显示,73.02%受访者有电商平台购买农产品经历,表明线上消费是农产品销售重要渠道;从群体特征看,女性和36 - 45岁人群对农产品品质升级、品类拓展需求更突出;价格优惠和主播讲解详细是吸引消费者看直播带货的核心因素。这些数据为实践团明确直播重点、优化推广方式提供重要参考。
线下调研:走访果园,了解产销实况。7月20日至24日,实践团启动线下调研工作,先后走访了连云港老金家水蜜桃种植采摘园、沁润苹果源生态农庄、广源无花果采摘园和潘家葡萄园。老金家水蜜桃园的果实饱满多汁,深受喜爱,尽管有多种销售渠道,但线上销售因运输设备限制而未实现。沁润苹果源生态农庄的富硒苹果,坚持生态种植,品质卓越,但受限于冷链物流,未能广泛开展电商销售。广源无花果园主积极尝试线上销售,认为网络推广有广阔前景,但需加强品牌和深加工产品开发。潘家葡萄园的夏黑葡萄品质上乘,园主通过精细管理确保质量,但因销售渠道单一和对电商的不熟悉,未尝试线上销售。走访期间,实践团成员认真记录各果园的农产品特性、种植规模、销售情况等信息,用专业设备拍摄果实品相,体验采摘流程,并与园主深入交流,为后续直播积累了丰富素材。同时,实践团还利用调研间隙在果园开展沉浸式鲜果采摘活动,邀请当地游客进园采摘,既拉动了线下消费,也进一步宣传了农产品。
电商直播助农:云端推广,拓宽销售路径。7月25日至26日,实践团在连云港市经济开发区产品电商产业园举办助农直播,主要推广水蜜桃、夏黑葡萄、富硒苹果和无花果等生鲜产品。直播过程中,团队展示果园采摘实况图片,让观众直观感受产品新鲜度;主播详细讲解各农产品的产地、种植特色、口感及食用方法,并通过试吃展示“香甜多汁”的真实感受。团队成员分工明确,有人负责产品介绍,有人处理互动答疑,及时回应观众关于成熟度、运输和价格的疑问,营造轻松可信的直播环境。此次直播吸引了243名观众,新增191个粉丝,点赞数超过2万,初步达成农产品线上推广目标。直播有效提升了农产品曝光,也让更多消费者了解果园的生态种植理念。实践团成员认为,未来可进一步优化直播策略,如增加果园实景连线、邀请园主参与讲解,提升内容吸引力,助力优质农产品通过线上渠道“走出去”。
实践总结:理论结合实践,助力乡村振兴。此次实践活动中,南通大学星火助农实践团通过线上问卷、实地调研、直播带货等多种方式,不仅为连云港当地农产品拓宽了销售渠道,还让团队成员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深刻体会到乡村振兴的重要意义。团队成员表示,未来会持续关注这些果园的发展,为其提供电商运营、品牌建设等方面的建议和帮助,用青春力量助力乡村振兴。
(通讯员 赵培竹)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中教网”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7天后方可原文转载(有特殊声明除外),转载时请在显要处注明来源以及联系方式。
责编:中教网教育融媒体 赵林朗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