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6月29日,福建农林大学风景园林与艺术学院学习闽历史文化实践队走进福州市三坊七巷和福建博物院,开展了以“探寻闽韵薪火 赓续文化根脉”为主题的沉浸式、体验式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博馆溯源 闽史寻光
在福建博物院,实践队员们参观了“福建古代文明之光”展览、“林则徐虎门销烟史绩及当代禁毒展”、“爱廉说”等多个特色展览。
▲图为实践队大合照
“福建古代文明之光”展览,从史前闽越到唐宋风华,从青铜时代到近代变迁,同学们全面了解福建地区的历史发展和文化传承。“林则徐虎门销烟史绩及当代禁毒展”,通过珍贵的历史图片、文物资料和多媒体展示,同学们深入领会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崇高精神,深刻认识到毒品对个人、家庭和社会的严重危害,以及中国禁毒工作的历史传承与现实意义。“爱廉说”文物话清廉特展,展览汇聚了福建省内17家博物馆及相关单位的115件珍贵文物,涵盖书画、瓷器、玉器、木雕等多种类型,通过实物展示、图文解说、多媒体互动等多种形式,生动展现了古今廉洁之士的嘉言懿行与廉洁故事。让青春浸润“廉”文化,同学们完成了一场浸润心灵的廉洁课。
▲图为实践队员在“福建古代文明之光”展览参观
坊巷仰贤 艺韵同行
在福州三坊七巷,实践队员们在林觉民故居中观看了《与妻书》的影像,探寻这封书信背后的故事。通过故居中的陈列与讲解,同学们深切感受到那个时代的热血与悲壮,感悟先烈的伟大,铭记历史,缅怀先烈,汲取前行的力量,传承那份不朽的精神。
在福州市海上丝绸之路展示馆,实践队员们探寻海丝文化魅力,以历史为脉络,以文物为载体,同学们详细了解了“福船”的演变历史、建造技术、航海技术以及福州在海上丝绸之路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使队员们深刻感受到福州海丝文化的深厚底蕴。
▲图为实践队员在展示馆阅读学习
在海峡民间艺术馆,团队成员们观看了福州软木画非遗传承人现场演示这项被誉为“无声的诗、立体的画”的技艺。馆内的“两岸民俗故事墙”吸引了队员们的驻足。老照片、手札和实物,串联起两岸共同的节庆习俗——从福州的拗九节到台湾的元宵节,从共同的“做年兜”传统到相似的婚俗礼仪,无不印证着“两岸一家亲”的文化渊源。
闽韵书香 文脉传扬
在社会实践活动期间,队员们聚焦福建文化传承,开展了“闽韵书香”读书活动。活动中,成员们分享林则徐虎门销烟、陈嘉庚倾资办学等福建名人故事,诵读柳永“杨柳岸,晓风残月”、郑成功“缟素临江誓灭胡”等经典古诗词,在交流中感悟福建先贤精神,传承八闽文脉。
▲图为实践队员开展“闽韵书香”读书活动
通过此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同学们沉浸式感受了闽都文化的深厚底蕴,既提升了队员们对闽文化的认同感,也为后续以青年力量传播、活化闽文化积累了鲜活素材与实践思考,实现了“在行走中学习,在感悟中成长”的实践目标。队员们纷纷表示,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努力学习专业知识,积极传播优秀传统文化,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撰稿:朱越 薛芷玥 张颖茜 图片:李明洋 陈娉婷 侯婉蝶)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中教网”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7天后方可原文转载(有特殊声明除外),转载时请在显要处注明来源以及联系方式。
责编:中教网教育融媒体 赵林朗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