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教网 > 高校频道 > 复制内容 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百千万工程” | 珠海科技学院“星火团”突击队赴沙堆镇开展“红色薪火耀乡间,百千万工程铸新篇”主题活动

2025-07-16 15:02 来源:中教网  刘灿鑫、卢妍希、阮炜淇、刘芯蕊、肖希、陈晓军、叶国涵、刘诗怡、李星辰   阅读 5.6万
分享

7月1日起,珠海科技学院“星火团”赴沙堆镇,组织开展2025年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暨“创新新型红色教育课堂助力文化下乡”专项行动,进一步推动红色文化在乡村地区的传承与发展,加大传播爱国主义教育力度,坚定文化自信,传承红色基因,在弘扬红色文化、助力乡村振兴的伟大征程中建功立业。

广东江门沙堆镇作为侨乡与革命老区,红色文化资源丰富,7月酷暑,星火实践队成员踏上了江门市沙堆镇的土地。深入沙堆镇的老街区,采访当地居民,了解他们对红色文化的认知与情感,同时探讨创新新型红色教育课堂这一创新形式在红色教育中的可能性。

01走进沙堆老街

沙堆镇的老街,斑驳的砖墙诉说着历史的沧桑。这里不仅是居民日常生活的场所,更承载着丰富的红色记忆。

(与当地居民访谈图片)

星火实践队成员分组走访,与街边的老人、商铺店主、年轻居民展开交流,聆听他们口中的红色故事。考察乡村文化特色,寻找创新新型红色教育课堂与本土文化的结合点。

触摸侨乡红色记忆

广东江门沙堆镇的侨刊社是侨乡特有的文化机构,承载着联络海外侨胞、记录乡土变迁、传承侨乡文化的重要作用。

侨刊社创办于20世纪,旨在向海外侨胞传递家乡信息,缓解思乡之情,被称为“集体家书”。

(沙堆镇侨刊社)

侨刊社工作人员介绍:“许多华侨通过侨刊了解故乡发展,也曾秘密传递革命信息。”

队员们聆听了侨胞爱国捐资的感人故事,并通过拍摄影像、记录口述历史等方式,为后续创新新型红色教育课堂剧情设计积累素材。

(团队与工作人员合影)

对话红色文化

星火实践队走访了老街区,当被问及对创新新型红色教育课堂的看法时,店主表示:“年轻人喜欢互动,让游客边玩边学历史,肯定比单纯看展板更有吸引力。”队员们据此展开讨论

(与沙堆镇居民讨论图片)

02走进李冠南事迹

星火实践队来到沙堆镇李冠南事迹馆,在讲解员的带领下,队员们详细了解了李冠南同志的生平事迹和革命贡献。

(珠海科技学院星火团与事迹馆工作人员合照)

作为沙堆镇的革命先驱,李冠南坚定的理想信念和英勇的斗争精神深深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位队员。队员们认真记录,并围绕如何将李冠南的事迹融入剧本杀剧情展开讨论,力求让红色故事更加生动、可感。

(队员参观事迹馆图片)

03、走进红色课堂

江门沙堆镇为创新红色文化传播形式,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星火实践团在江门市沙堆镇党群服务中心精心策划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红色长征”为主题的课堂活动。

(珠海科技学院星火团成员布置现场图)

结合沙堆镇红色文化和侨文化历史,“星火团”以红军长征为背景开展了创新新型红色教育课堂,带领全体人员以长征精神为指引,勇敢面对困难,磨炼坚强意志,进一步传承和弘扬长征精神,努力成长为有理想、有担当、能吃苦的新时代好青年。

(游戏环节展示图片)

(合影与负责人讲话图片)

活动结束

星火实践团负责人表示,此次“红色长征”剧本杀活动不仅是一次生动的党史学习实践,更是一次青年与红色文化的深度对话。未来,团队将继续探索更多创新形式,让红色教育更接地气、更入人心,激励新时代青年铭记历史,砥砺前行。

图片:卢妍希、阮炜淇、刘芯蕊、陈晓军、叶国涵、刘诗怡

供稿:刘灿鑫、肖希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中教网”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7天后方可原文转载(有特殊声明除外),转载时请在显要处注明来源以及联系方式。

责编:中教网教育融媒体 赵林朗 投诉举报

最新推荐
与此同时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