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响应“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号召,石河子大学医学院赴二师铁门关市二十一团“医”路“童”行,筑梦蓝天中华文化传承社会实践团,(以下简称“实践团”),奔赴第二师铁门关市二十一团,为二十一团中学的小学生开展活动,团队将围绕兴趣培养、安全科普等主题,为当地儿童送去温暖与陪伴,用实际行动践行青年担当,用青春力量点亮乡村儿童的暑假。
该团队来自石河子大学医学院蓝色天空心理社团,该社团成立于2005年,以“关爱心灵,陪伴成长,用爱点亮心空”为宗旨,以守护学生心理健康、助力心理成长为核心目标。以“趣味性、互动性、实效性”为导向,将心理知识融入趣味游戏、情景剧、技能培训,让学生在轻松氛围中实现心理成长,在多次社团考核中成绩优异,评为“四星级社团”、“石河子大学十佳社团” 等称号。
一、小小包扎显身手暖暖关怀护童心
7月6日,来自医学院的实践团成员李嘉敏为五年级同学及家长开展“谁是小小包扎员”活动。以趣味问答引入,结合糖尿病足、败血症等案例说明小伤口可能引发大危险,让孩子们认识到伤口处理的重要性,随后团队讲解了纱布等材料的使用,示范碘伏消毒方法及环形、螺旋等包扎技巧,并组织学生两人一组实操演练,互动热烈。
图为石河子大学医学院赴第二师铁门关市二十一团“医”路“童”行,筑梦蓝天中华文化传承团成员赵一冰进行操作示范
二、医心传技护童安 急救育苗筑平安
7月7日,来自医学院的实践团成员李颖冉在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为五年级小朋友及家长开展心肺复苏急救知识讲座。在互动实践环节,实践团成员化身“急救导师”,分步骤演示环境评估、意识判断、标准呼救等全流程操作。“双臂垂直、掌根重叠、按压深度5-6厘米……”等专业指导声中,孩子们争相举手体验,课堂氛围达到高潮。本次活动通过课件、案例讲解和实操演示,以“大手牵小手”的学习模式,既增进了亲子互动,更推动急救技能从课堂走向生活,实现知识传播的“1+1>2”效应,不仅增强了小朋友及家长的急救意识,还提升了他们的自救互救能力。
图为石河子大学医学院赴第二师铁门关市二十一团“医”路“童”行 筑梦蓝天中华文化传承团成员李颖冉带领小朋友进行心肺复苏操作
三、翰墨丹青传雅韵,童心稚笔续文脉
7月8日,来自医学院的实践团成员毕志远于月牙湖社区为五年级小朋友开展“趣味书法”课程,课程先以 “仓颉造字”传说引入,为小朋友介绍汉字起源,并介绍了汉字从甲骨文到草书的演变过程。接着带着小朋友们鉴赏了李斯、颜真卿等大家的书法经典作品,以及红色经典作品《长征》,随后的趣味猜字互动,小朋友们积极回答,加深孩子们对汉字的认知;最后在实践环节,小老师毕志远亲自教导小朋友们学习书写技巧,小朋友们亲身体验书写的过程。
图为石河子大学医学院赴第二师铁门关市二十一团“医”路“童”行 筑梦蓝天中华文化传承团成员毕志远进行介绍汉字的由来
四、乐玩英语传文化,童行筑梦向蓝天
7月9日,来自医学院的实践团成员张轶竣,在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为六年级小朋友开展“趣味英语”授课活动,以生动形式激发小朋友们的学习兴趣,助力文化交流传承。课堂上,互动游戏贯穿始终:词语接龙从“Apple”开启,孩子们踊跃参与;“悄悄话传递”考验听力与信息传递能力;IQ挑战中,数字题经提示后被孩子们攻克;猜谜环节的趣味英语问题,让孩子们在欢笑中学习。实践团成员还讲解了英语习语,并分享了单词记忆法。课程尾声,师生合唱《Lemon Tree》,欣赏《Blowin' in theWind》,引发孩子对世界的思考。
图为石河子大学医学院赴第二师铁门关市二十一团“医”路“童”行 筑梦蓝天中华文化传承团成员张轶竣与小朋友进行互动
五、实践携艺欣然往,童稚载欢尽兴归
7月10日,来自医学院的实践团成员阳江于二十一团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舞蹈室为四年级小朋友开展“趣味舞蹈”课程。课程先以兔子舞作为热身环节,不仅让孩子们舒展了筋骨,还同时点燃了他们学习舞蹈的热情和激情。接着阳江小老师开始了舞蹈《NEW BOY》的教学,在阳江小老师认真仔细的教学下,孩子们渐渐地学会了该舞蹈。在最后,阳江小老师为小朋友们带来了《导师秀》,让小朋友们更加感受到舞蹈的魅力。该实践团希望通过该方式丰富基层文化内涵,促进城乡文化交流,激发小朋友们对于舞蹈的兴趣,让小朋友的童年色彩更加丰富。
图为石河子大学医学院赴第二师铁门关市二十一团“医”路“童”行,筑梦蓝天中华文化传承团成员阳江在教授小朋友舞蹈
六、绘梦包袋传文化,童行艺启助传承
7月11日,来自于经济与管理学院的实践团成员祖丽皮耶·玉山江在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带领四年级的小朋友进行帆布包涂色活动。志愿者们备好材料,向四年级的小朋友讲解技巧并鼓励发挥想象。活动中,孩子们热情高,绘出郁金香、熊猫等图案,志愿者们悉心指导。结束时,帆布包成艺术品,孩子们成就感满满。此活动让孩子体验创作乐、锻炼动手力,加深对中华文化的认知与热爱。
图为石河子大学医学院赴第二师铁门关市二十一团“医”路“童”行 筑梦蓝天中华文化传承团成员祖丽皮耶·玉山江与参加活动的小朋友们的合照
石河子大学医学院“医”路“童”行,筑梦蓝天中华文化传承实践团准备充分,整合资源,安排了急救包扎、心肺复苏、趣味书法、趣味英语、趣味舞蹈、DIY帆布包等多元化课程体系。志愿者们持续聚焦当地教育资源,拓展教育教学方式,以独特的授课方式与独到的课程见解照亮小朋友们的假期,在志愿者与带队老师的共同努力下,让小朋友们有一个难忘的暑假,陪伴他们在快乐中学习,在实践中成长。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中教网”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7天后方可原文转载(有特殊声明除外),转载时请在显要处注明来源以及联系方式。
责编:中教网教育融媒体 赵林朗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