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中央司法警官学院青衿知行团成员走进保定市阜平县人民法院城南庄法庭,在李建桥庭长的带领下,开启了一场关于新时代“枫桥经验”基层司法创新实践的深度探索之旅。活动以实地参访与沉浸体验为载体,聚焦法庭如何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诉前、消弭于萌芽,探寻“枫桥经验”在基层司法场域的创新路径,政法委政治处主任孟建军、城南庄镇人大主席王奇及相关同志全程陪同。
参访中,李建桥庭长向成员们详细介绍了城南庄法庭的发展历程,重点讲解了近年来法庭紧扣便民利民与源头治理开展的系列创新实践:
图为李建桥庭长为成员们讲解城南庄法庭的发展历程 (王思棋 周缘圆供图)
科技赋能司法,打通服务“暖心线”
城南庄法庭推行“立审执”一体化,为破解特殊群体诉讼梗阻,主动延伸司法服务触角,推出“上门立案”服务,针对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老年人等群体,提供现场操作指导,让司法关怀直抵群众家门口。同时大力推广线上立案与“跨域立案”,当事人无论身处何地,均可通过小程序上传诉状及相关材料,7天内即可收到审核结果,99%的案件实现网上办理。跨域立案功能更打破地域限制,即便要起诉外地当事人,也能在本地完成立案手续,真正打通司法服务“最后一公里”。
红色调解聚力,筑牢化解“桥头堡”
法庭深耕“枫桥经验”实践,精心打造红色调解室,构建“法官+特邀调解员+网络调解”的解纷网络。特邀调解员包括革命后代、老党员等当地有威望的人士,他们熟悉乡情民意,能有效推动纠纷在“诉前”实现高效、实质性化解。数据显示,法庭案件调撤率从2023年的65%显著提升至2025年第一季度的85%,上诉率仅为0.27%,多数调解案件实现自动履行,真正做到“案结事了、政通人和”。图为李庭长为成员们介绍城南庄法庭“枫桥经验”实践成果 (周缘圆供图)
“法官+N”联动,织密共治“协作网”
在党委领导下,城南庄法庭创新构建“法官+N”在线多元联动化解平台,联动司法所、派出所、村委会等多方力量凝聚工作合力。针对辖区内3个乡镇53个行政村,实现法官或助理包联全覆盖,充分满足群众司法需求。对于复杂纠纷,如涉及60余户村民被拖欠地租的案件,法庭联合镇政府、司法所等部门,多次深入田间地头协商,最终达成调解协议,8万余元欠款在10日内发放到位,避免了诉讼程序的繁琐。
老区义警助力,激活善治“新活力”
法庭创新性联动“老区义警”队伍,这支由3000余名热爱公益事业和社会威望的群众组成的志愿力量,凭借熟悉村情民意的天然优势,主动协助开展法治宣传、矛盾化解等工作。他们熟悉当地情况,在邻里矛盾、彩礼纠纷等民生案件中,能快速找到矛盾焦点,配合法庭化解矛盾,成为基层善治的鲜活注脚。图为李庭长为成员们答疑解惑 (周缘圆供图)
此外,李庭长还组织了一场生动的模拟法庭体验,让成员们分别扮演法官、原告、被告、代理人等角色,严格按照法定程序进行庭审模拟,“零距离”感受庭审流程。从开庭到庭后调解,成员们亲身体验了司法活动的庄严与灵活,对“调解优先、调判结合”的原则有了更直观的认知。
图为成员们体验模拟法庭 (罗上杰 周缘圆供图)
此次城南庄人民法庭之行,既是一堂鲜活的法治实践课,更是架起理论认知与基层治理创新的桥梁。法庭以科技赋能司法便民、以多元共治深化矛盾源头化解、以“红色基因”凝聚调解合力的系列探索,为新时代“枫桥经验”写下了鲜活而坚实的司法注脚。知行团成员亲历其间,深切感受到“枫桥经验”在基层法庭的创新实践中,正被赋予服务人民、定分止争的当代价值与蓬勃生命力。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中教网”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7天后方可原文转载(有特殊声明除外),转载时请在显要处注明来源以及联系方式。
责编:中教网教育融媒体 赵林朗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