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教网4月27日讯(通讯员 唐娟 罗珊)三生万物,如登春台。春日的三台县,青山含黛,碧水潺潺。一场以“自然为课堂、劳动为纽带”的户外实践教育活动在全县中小学如火如荼展开。这不仅是三台县落实“五育并举”教育理念的生动实践,更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鲜活教育样本。
政策引领:多维融合夯实教育根基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中指出“统筹推动价值引领、实践体验、环境营造,探索课上课下协同、校内校外一体、线上线下融合的育人机制。”《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明确提出“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今春,三台县教体局认真贯彻上级教育部署,将春游、野炊等活动作为户外实践教育、劳动教育的重要载体,通过“踏青赏花、搭砌灶台、烹饪时鲜”等真实场景,让学生体验大自然“惠风和畅”的美好,体味“汗滴禾下土”的艰辛,感悟“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的传统智慧。
各学校设计的野炊活动紧扣“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目标,既是课堂的延伸,更是生命的浸润。活动中,学生分组完成食材采购、野外烹饪、垃圾分类等任务,劳动技能与团队协作能力显著提升。
社会共鸣:家校共育解锁教育新场景
“孩子回家后主动帮忙做饭,还给我讲炒菜过程,这样的实践教育,让我们看到了孩子在书本学习之外的成长,真的很感谢学校组织这样的活动!”幸福小学一位家长感慨道。家长们热心参与到活动中来,与孩子共同烹制美食,协作完成野炊任务,亲情在青山绿水间悄然升温。
这种“家校社”协同育人的模式,打破了传统教育边界,回归教育的本真,让知识从书本走向生活,高度契合“双减”政策下“减负增效”的改革方向。
心灵疗愈:自然课堂纾解成长压力
“在山上朗诵杜甫寓居三台的诗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我更能体会诗歌的意境了,同时,所有学习和生活上的压力也随风飘散了!”草堂中学一名初三学生分享道。针对当前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三台县将春游与心理教育深度融合,通过登山踏青、团体游戏、诗歌朗诵等活动,为学生构建减压空间,让学生怡情养性、“轻装上阵”,以更好的身心状态投入学习生活。灵兴中学一位姓何的心理教师表示:“自然环境中,孩子们更愿意敞开心扉,同伴关系、师生关系也更加融洽。”
“自然教育”作为一种以自然环境为载体的教育方式,不仅能够缓解心理压力,还能促进身心全面发展,成为守护青少年健康的“绿色处方”。这样“接地气”的教育方式,自然得到了孩子们的欢迎和喜爱。他们全身心沉浸在活动中,心情舒畅,笑靥如花,幸福快乐洋溢在他们的脸上。
安全保障:织密风险防控网
安全是底线,更是红线。三台县教体局严格落实“三查三备”机制,实行“导师包干制”和“火源离人三原则”,各校建立“五位一体”管理体系,做实做细各环节工作,切实保障了活动安全有序开展。“从路线勘察到医护保障,学校每个细节都考虑周全,我们家长特别放心!”北坝小学一名家委会代表表示。
春实践,兴味长;行路时,天地宽。三台县教体局因地制宜,发动全县各级各类学校广泛开展春季户外实践教育活动,以自然为书卷,以劳动为笔墨,绘就了一幅“五育融合”的生动画卷,这场教育实践不仅让学生“脚下沾满泥土”,更让成长“充满温度”,掀起了素质教育的新浪潮,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中教网”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7天后方可原文转载(有特殊声明除外),转载时请在显要处注明来源以及联系方式。
责编:中教网教育融媒体 陈晓红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