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教网 > 小学频道 > 小学动态 复制内容 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传承先烈志 凝爱岁月歌 ——浑南区第二小学组织开展“少年党校”等清明节红色主题活动

2025-04-08 17:57 来源:中教网 沈阳市浑南区第二小学    阅读 1.5万
582
分享

红色,是一种信仰,是先烈们用热血铸就的精神底色;红色,是一份担当,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奋进向上。浑南区第二小学深明教育之根本在于育人,而红色思想教育正是塑造学生灵魂的关键所在。秉持学校“大爱”文化理念,将红色教育融入日常,力求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红色精神的滋养下,成长为心怀家国、志存高远,兼具高尚品德与坚定信念的新时代少年。在清明节这个饱含追思与敬意的特殊时节,学校精心筹备,开展了一系列红色教育活动,将爱国爱党的种子,深深播撒在每一位学生的心田,让他们在红色精神的滋养下茁壮成长,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以爱之名,开启红色征程——少年党校开班仪式

春风轻柔地拂过校园,带来蓬勃的生机与希望。浑南区第二小学2025年春季少年党校开班仪式庄重举行。这里,即将成为同学们探寻红色历史、汲取精神力量的重要课堂。

本期少年党校的学员来自英雄中队宣讲员、大队委员、国旗班成员中的佼佼者,他们身着整齐的校服,佩戴着鲜艳的红领巾,身姿挺拔,神情庄重。少年党校校长,学校德育副校长张静宣读了《浑南区第二小学少年党校实施方案》,为学员们的学习过程勾勒出清晰蓝图,明确了学习方向与目标。学员们为本期讲师团老师们佩戴上了鲜艳的红领巾,与以往不同之处,本期讲师团成员不仅有来自各学科的党员教师,还有来自学校共建单位93303部队59分队的官兵代表,旨在竭尽一切为学员创造多元学习空间。学员们将在红色知识的海洋中根植爱国主义情怀,以先烈为榜样,努力成长为有担当的时代新人。学员代表四(10)中队宋毅发言,字字句句饱含着对红色精神的敬仰和传承的决心,表达了要珍惜在党校学习的机会,不负期望。随后,全体学员重温入队誓词,那熟悉的誓言,在会议室中回荡,唤起了同学们内心深处的责任感与使命感;齐唱队歌,激昂的旋律,唱出了同学们对党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歌声中充满了青春的活力与朝气。

浑南区第二小学党支部副书记李志鹏为学员带来第一期党课《缅怀革命先烈 传承红色基因》。他带领学员们穿越历史的硝烟,回到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亲眼目睹革命先烈们为了国家独立、民族解放,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的英勇壮举。同学们听得全神贯注,仿佛被带入了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深刻感受到了先烈们无私奉献和英勇无畏的精神,心中涌起强烈的爱国热情,共产主义信仰也在他们心中更加坚定。少年党校的学习,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一次精神的洗礼,它将为同学们的成长注入强大的动力,让红色基因在他们的血液中流淌。

因爱传承,奏响英雄赞歌——英雄中队宣讲活动

为深化英雄中队创建活动,厚植爱国主义教育,让英雄精神如春风化雨般滋润同学们的心灵,学校在清明节红色主题活动中,开展了英雄中队精神宣讲活动。这一活动是少年党校红色教育的生动实践与延续,是让大爱教育下的红色精神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的具体落实。

英雄中队宣讲活动现场,爱意与敬意弥漫在每一寸空气里。三(3)顾方舟英雄中队的小队员们,身姿挺拔,眼中闪着泪光,讲述顾方舟为消灭脊灰,远走边疆、以身试药,将对下一代的爱与责任扛在肩头,台下同学被这份深沉的爱打动,眼眶泛红,满是动容。三(5)罗阳英雄中队的宣讲员激情满怀,手势有力,描绘罗阳为航母舰载机研发日夜操劳,将对航空事业的热爱、对祖国海防安全的关切融入生命,台下掌声雷动,同学们心中燃起对祖国山河的守护之情。三(10)雷锋英雄中队的同学们笑容温暖,声情并茂地分享雷锋在生活点滴中帮助他人,用行动诠释无私的友爱,台下同学们若有所思,悄悄攥紧拳头,立志传承这份大爱。三(13)袁隆平英雄中队的队员语调轻柔,满含缅怀,诉说袁隆平为实现“禾下乘凉梦”,几十年如一日扎根稻田,把对苍生的爱化作田间的稻穗,台下一片寂静,同学们沉浸在袁老对人类温饱无私奉献的精神里,心中满是感恩。各英雄中队宣讲员们依次上台,用饱含深情的讲述,传递着英雄们的精神力量。有的班级回溯革命岁月,展现英雄们对祖国炽热纯粹的爱;有的班级分享科学家们的拳拳报国赤子心。这场宣讲,是英雄精神的接力,是爱的传递,在每个同学心中种下温暖与担当的种子。

在历史的漫漫长河中,总有一些精神,穿透时空的壁垒,如熠熠星辰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在二校,英雄精神激励着每一位学子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以英雄为榜样,勇敢面对挑战,肩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少年党校的学习与英雄中队宣讲活动相互呼应,共同构成了浑南区第二小学清明节红色主题活动的壮丽篇章。在未来的日子里,学校也将继续秉持“大爱”文化理念,开展更多丰富多彩的红色教育活动,让红色精神在岁月的长河中永远闪耀光芒,照亮同学们前行的道路,引领他们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中教网”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7天后方可原文转载(有特殊声明除外),转载时请在显要处注明来源以及联系方式。

责编:中教网教育融媒体 赵林朗 投诉举报

最新推荐
与此同时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