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教网 > 小学频道 > 教师观点 复制内容 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华昌萍散文《在古诗词里读春分》

2025-03-20 08:41 来源:中教网  胡建华   阅读 2.6千
133
分享

文/华昌萍)“春风如贵客,一到便繁华。来扫千山雪,归留万国花。”当春风这位贵客轻盈降临,世间便被繁华簇拥,梨花肌肤若雪,桃花灼灼热烈,海棠脸儿粉嫩……被惊雷唤醒的人间草木,纷纷以最美的姿态迎接春分的到来。

春分,作为二十四节气的第四个节气,平分了春季,此时昼夜均而寒暑平。它不仅是自然的节奏,更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与人生智慧。春暖花开之时,让我们翻开古诗词中春分的诗篇,在拼读中领略春分的魅力。

元稹在《咏廿四节气春分二月中》里写道:“二气莫交争,春分雨处行。雨来看电影,云过听雷声。山色连天碧,林花向日明。梁间玄鸟舞,欲似解人情。”读着这首诗,春分的景色徐徐展开:阴阳二气此时和谐交融,不再相互争斗。淅淅沥沥落下的春雨,仿佛是大自然放映的一场电影;云层飘过,隐隐传来阵阵雷声,那是春天敲响的激烈战鼓。远处的山与天际相连,一片黛色。林间花朵在阳光的照耀下明艳动人。燕子在屋檐下筑巢,在空中轻盈飞舞,似乎懂得人们对春天的喜爱之情。在生活里的我们,是否也应如这春分的阴阳二气,学会和谐相处,包容万物,这样才能在人生道路上走得更加平稳。

刘长卿的《春分》为我们展现了另一番春日场景:“日月阴阳两均天,玄鸟不辞桃花寒。从来今日竖鸡子,川上良人放纸鸢。”春分这天,日月的运行使得阴阳达到平衡。玄鸟迎着桃花枝头的料峭寒意归来。民间在这天有竖鸡蛋的习俗,河边的人们趁着好天气放风筝。读到这里,不禁想起去年春分时节,我和班上的孩子们一起朗诵这首诗。孩子们在家中玩竖鸡蛋的游戏。小小的生鸡蛋在他们的巧手下,从开始的摇摇晃晃到稳稳地立在桌面上。我们用熟鸡蛋相碰玩斗蛋游戏,评选出斗蛋大王时,孩子们欢呼雀跃。“早在春秋时期,鲁班就曾制作木鸢,这被认为是风筝的雏形。风筝还叫纸鸢……”孩子们在教室里分享风筝的历史,在家里和父母一起制作风筝。校园的绿茵场上,父母伴着孩子一起奔跑着,趁着东风放飞一只只花花绿绿的风筝。“快看,那只凤凰风筝飞得好高哦!”孩子们的欢笑声回荡在校园里。放飞的是一只只风筝,更是春天的梦想。人生就像放风筝,有了明确的目标,凭借不断努力,才能在广阔的天空中越飞越高。

“溪边风物已春分,画堂烟雨黄昏。水沉一缕袅炉薰,尽醉芳尊。”宋代仲并的《画堂春·即席》中,溪边景色已是春分的模样,画堂笼罩在烟雨之中,黄昏悄然降临。一缕沉香在香炉中袅袅升起,诗人沉醉在美酒之中。跟随诗人的脚步,我们漫步在细雨如丝的春天,静享春分时节的诗意。

清代顾贞观在《柳梢青·花朝春分》里写道:“乍展芭蕉。欲眠杨柳,微谢樱桃。谁把春光,平分一半,最惜今朝。”芭蕉初展新叶,杨柳似睡非睡,如雾如烟。樱桃花开始凋谢,青绿的小樱桃头上还顶着干枯的花朵,十分可爱。春分将春光平分,诗人特别珍惜这美好的今朝。年年都有春天到,岁岁年年人不同。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若不珍惜每一个当下,生命便会在虚度中变得空洞而孤独。我们应像珍惜春分这美好时光一样,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天,用心去感受生活的点滴美好,努力去实现自己的价值。

春分不仅是自然交替的节点,更告诉我们在生活的喧嚣与纷扰中,寻得内心的宁静,把握好事业与家庭的平衡。珍视当下,莫负时光。在美好的春天,以蓬勃的状态,勇敢走在追梦的路上,书写属于自己的灿烂篇章,让生命如春天的繁花,绽放出最绚烂的光彩。

【作家档案】   华昌萍,四川人。躬耕三尺讲台的一名小学教师。喜爱养花、运动。在阅读中丰盈生命,用文字记录生活中的美好与感悟。现为《作家驿站》编委。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中教网”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7天后方可原文转载(有特殊声明除外),转载时请在显要处注明来源以及联系方式。

责编:中教网教育融媒体 陈晓红 投诉举报

最新推荐
与此同时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