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教网8月30日讯(通讯员 董洁)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总书记关于垃圾分类的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以务实行动和有力举措推动垃圾分类工作提质增效,发挥志愿服务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工作,2024年7月起,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青春环保梦,减量低碳行”实践团队投身基层,走进泰州、南京、无锡、盐城、常州等多个江苏市区开展“垃圾分类,青春助力”主题知识科普宣讲与调研活动。
(一)垃圾分类实地考察与记录:
七月初,实践队员首先来到南京市、盐城市、泰州市、无锡市、常州市相关社区(小区)、街道进行实地考察与情况记录,通过观察、数据记录、采访等调研方法,对垃圾分类设施的实际应用效能及居民的分类意识与行为模式进行了全面剖析。
(二)垃圾分类减量知识宣讲:
基于实地调研成果,实践团队精心策划了一系列针对性的垃圾分类减量知识宣讲活动。活动中,队员们以分发垃圾分类手册为基石,辅以生动形象的现场演示与深入浅出的互动解答,力求将垃圾分类的重要性与正确方法传递给每一位公众,从而有效提升全社会对垃圾分类的认知水平与参与度,为构建更加绿色、可持续的生活环境贡献力量。
(三)垃圾分类减量知识科普小课堂:
在青少年学生群体中率先推广生活垃圾分类与减量知识,并深入实施环保科普教育,是一项至关重要的举措。为进一步推广垃圾分类知识,提升居民环保意识,实践团队联合南京市马家店社区、江阴市新桥镇绿园社区成功开展垃圾分类减量知识科普小课堂。
七月初,团队成员首先来到江阴市新桥镇绿园社区,通过生动的案例和深入浅出的讲解,向社区青少年普及了垃圾分类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正确分类各类垃圾。团队成员指出,垃圾分类不仅能够有效减少环境污染,还能促进资源的回收利用,对于建设节约型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活动临近尾声,团队成员为社区青少年发放了图文并茂的垃圾分类宣传手册,同时呼吁各个社区家庭团体积极行动起来,从自身做起,从日常生活小事做起,小手拉大手,积极参与垃圾分类行动,养成垃圾分类的习惯。
七月中旬,团队成员走进南京市马家店社区,通过生动的讲解、有趣的视频以及丰富的手工活动,向孩子们普及了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和方法,并带领大家共同设计垃圾分类公益宣传报。孩子们热情高涨,纷纷表示要将学到的知识带回家,与家人一起做好垃圾分类工作。
八月末,团队成员踏入了盐城市施庄中心小学,通过一系列生动有趣的讲解,向学生们深入介绍了垃圾分类的必要性和具体操作方法。在讲解过程中,学生们听得聚精会神,眼神中闪烁着对环保知识的渴望。
课堂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让青少年在参与中学习,成为环保行动的小小传播者。此次垃圾分类知识课堂得到了居民们的一致好评,家长们纷纷表示,孩子们对垃圾分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学会了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绿色生活理念。
(四)街头采访调研,展示垃圾分类图文:
为了全面评估前期垃圾分类知识宣讲与科普课堂的实施效果,实践队员纷纷走出课堂,深入街头巷尾,与广大民众进行面对面的深入交流。他们带着精心准备的问题清单,耐心倾听并记录着每一位受访者的回答,力求从多维度、多视角掌握公众对垃圾分类的真实认知与实践现状。同时,通过展示精心设计垃圾分类宣传册,将复杂的垃圾分类知识转化为直观易懂、生动有趣的视觉语言,以更加生动形象的方式向居民科普垃圾分类知识。
“垃圾分类,青春助力”主题知识科普宣讲与调研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为居民提供了宝贵的学习机会,也为推动社区、乡镇垃圾分类工作的深入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青春环保梦,减量低碳行”实践团队将认真总结此次活动的经验教训,持续优化宣传策略与方式方法,努力推动垃圾分类工作向更高水平、更深层次发展,为建设美丽家园贡献青春力量。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中教网”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7天后方可原文转载(有特殊声明除外),转载时请在显要处注明来源以及联系方式。
责编:中教网教育融媒体 陈晓红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