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教网 > 高校频道 > 三下乡 复制内容 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追循领袖足迹 ,聆听时代声音——泉州职业技术大学八方书院“木麻黄的传说”实践团

2024-08-29 10:02 来源:中教网  徐琳   阅读 6.6万
分享

中教网8月29日讯(通讯员 徐琳)东山,是个美丽富饶的生态岛。但谁能想到,60多年前,这里竟是“沙滩无草光溜溜”。漫山木麻黄,正是东山岛蜕变的关键,也正是谷文昌在东山树起的一座丰碑。谷文昌作为共产党员的榜样,身上凝聚着历久弥新的精神内涵。新时代弘扬谷文昌精神,就是为创造美好生活、做好时代答卷提供精神力量。泉州职业技术大学八方书院“木麻黄的传说”实践团于7月-8月前往漳州市东山县,探寻谷文昌为东山留下了蕴含着时代特色的宝贵精神财富。

学习先辈精神,传承红色基因

为走进谷文昌的世界,实践团来到谷文昌纪念馆,探寻他那穿越时空、依然熠熠生辉的精神财富。初入纪念馆,便是谷文昌的塑像。

在鲜红的党旗背景下,实践团成员在解说员的介绍下对谷文昌的经历有了初步了解,而后,成员们跟着老师们走下阶梯,沿着长廊进一步了解谷文昌的精神。行走在纪念馆里,图片、史料和实物将谷文昌在东山十四年如一日,带领全县人民治风沙、抗旱涝、敢担当的历程,再次鲜活地展现在眼前。抚摩着历史印记,时光仿佛穿越七十载,成员们一路走来,看过一张张照片,了解一个个故事,无不感叹谷文昌书记对党忠诚、一心为民的人民公仆形象。

“先祭谷公,再祭祖宗”成了当地百姓约定俗成的规矩。离开纪念馆,众人拾级而上,抵达庄严肃穆的谷文昌陵园。心怀崇敬、齐聚于谷文昌雕像前,虔诚地献上花篮,深深鞠躬,成员们跟随老师重温入党誓词,全体党员们高举右手,庄严宣誓。在谷文昌的雕像前,党员们深刻反思,决心以谷文昌为镜,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修养,不断提升自我,以实际行动践行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争做新时代的合格党员。

人生一粒种,漫山木麻黄

为充分挖掘谷文昌精神内涵,提炼谷文昌精神精髓,实践团前往九颗木麻黄现场教学点。通过介绍得知,当年谷文昌怀揣“绿化全海岛,建设新东山”的决心,带领干部群众在千亩飞沙滩上种下了二十多万棵木麻黄,然而一场倒春寒下来,仅存活九棵,面对眼前的惨状,有人打起了“退堂鼓”,但谷文昌却坚定地说:“能活九棵,那就一定能活九百棵、九千棵、九万棵!”面对大面积木麻黄的死亡,谷文昌没有悲观泄气,而是从九棵存活的树中看到了希望,总结经验再干,最终使栽种木麻黄获得大面积成功。”

“历史只会眷顾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而不会等待犹豫者、懈怠者、畏难者。”九棵木麻黄的故事,凝结了共产党人的精神品格。应以谷文昌等先进典型为人生楷模,善从九棵木麻黄的故事中汲取思想营养,以不忘初心的良好心态、履行使命的奋斗姿态、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求真务实、埋头苦干,闯关夺隘、接续奋斗,奋力书写更加壮丽的人生华章。

潮音雅韵,焕谷公新彩

为深挖“谷公”先进事迹,实践团来到东山县潮剧传承保护中心,老师和成员们就潮剧《家风》对潮剧传承保护中心馆长进行了采访,馆长表示,为何会创编、打磨《家风》这样的剧目,是为了把“谷公”的丰功伟绩和执政为民、严于律己等好故事搬上舞台,以潮剧演唱形式弘扬谷文昌精神,让潮曲传清风。

介绍完《家风》,工作人员带领成员们来到工作室,在这里可以看到,他们不仅创编了《家风》介绍谷公,还创编了《缅怀谷文昌》《先祭“谷公”后拜祖宗》《借车》《谷文昌住店》《绿色丰碑》等10多部现代小戏。成员们无不惊叹到潮剧的魅力,也更进一步地了解了谷文昌书记“清白持家、廉洁奉公、为民奉献”的优良品行和清廉家风。

谷文昌“在老百姓心中树起不朽丰碑”

成员们拜访了谷文昌书记的警卫员潘进福,聆听潘老先生的回忆,实践团成员得以直观地了解谷文昌书记,仿若身临其境。

在潘老先生的回忆中,谷文昌书记是个公私分明、清廉俭朴的人。随后跟成员们讲了他与谷书记的故事,作为谷书记的警卫员,他因不忍心看谷书记一日三餐和社员喝一样的地瓜丝汤,在夜里经常因为胃疼而无法入眠,于是便合计为谷书记买一斤饼干,说是要让他补身子。但是谷书记一抬头,见到饼干,顿时厉声说:“谁叫你买的?不行,给我退回去!”紧接着,谷书记换了口气说:“群众在挨饿,我这个当书记的咽得下这饼干?我们都是人民的勤务员,不是官老爷,决不能搞特殊化。当前国家有困难,群众在挨饿,我们理应和人民同心协力战胜困难。等到群众生活改善了,你们给我多些饼干好吗?”

说到谷文昌,就离不开木麻黄。作为谷书记的警卫员,潘老先生说:“谷书记是个做什么事都亲历亲为的,一直带头种植木麻黄,即使累了,也要跟老百姓在一起,起早摸黑,废寝忘食,下乡时和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这都是谷书记的日常,他这么拼命,只是为让东山更早地改头换面。”

听了潘老先生对谷书记地介绍,更深层次地了解谷文昌,深刻体会谷文昌精神。他跟成员们说道,正是因为跟谷书记接触了这么长的时间,他也学到了谷书记的优良作风,他希望成员们能够学习这些好品质,做一个清正廉洁的人,要时刻保持作为共产党人的优良作风。

拜访完潘老先生,成员们来到“百里木麻黄”现场教学点。在20世纪50年代,这里风沙肆虐、白茫茫一片、寸草不生,是东山有名的“飞沙滩”,是谷文昌书记带领东山人民植树造林、改天换地的主战场。“富美全靠木麻黄,幸福不忘谷文昌”,在“百里木麻黄”教学点,成员们可以近距离观察木麻黄,了解木麻黄的生活习性和东山的植树造林模式;可以走进木麻黄树林,感受谷文昌书记当年描绘的“抬头不见秃头山,低头不见飞沙滩,走路不被太阳晒,树林里面找村庄”的美景。

通过参观谷文昌廉政馆,成员们还可以了解到当年谷文昌书记带领东山人民植树造林、根治风沙、改造自然的为民造福精神,实事求是、尊重科学的求真务实精神和坚韧不拔、永不言弃、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

谷文昌精神,这一蕴含着坚定理想信念、深厚为民情怀与不懈奋斗精神的宝贵财富,如同璀璨星辰,照亮了青年群体的前行之路。它不仅是对老一辈革命家无私奉献、勇于担当精神的深刻致敬,更是新时代青年成长的航标与灯塔。它鼓励我们将个人的梦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复兴大业之中;它倡导青年入深入基层、贴近群众,用实际行动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它激励青年们勇于担当、敢于创新,在各自的领域里追求卓越、贡献力量。在快速变化的社会背景下,谷文昌精神如同一股清泉,滋润着青年们的心田,让我们在面对挑战与诱惑时,坚守初心,勇往直前!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中教网”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7天后方可原文转载(有特殊声明除外),转载时请在显要处注明来源以及联系方式。

责编:中教网教育融媒体 赵林朗 投诉举报

最新推荐
与此同时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