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教网 > 高校频道 > 学子风采 复制内容 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光影彝童,笑绘传承 ——成都理工大学爱润越西志愿团“七彩假期”摄影活动纪实

2024-08-15 14:02 来源:中教网  汪莉萍   阅读 6.9万
分享

中教网8月15日讯(通讯员 李佳  汪莉萍)彝族,源远流长的古老民族,其文明之光在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闪耀不息。作为彝族文化的瑰宝,彝族服饰凭借其独特工艺与深厚底蕴,早在2014年便荣登国家级非遗名录。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乡村文化自信为乡村振兴提供持久精神力量”的背景下,彝族文化及其非遗技艺的传承与创新,成为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重要一环。彝族服饰,作为文化桥梁,不仅承载民族记忆,更在现代社会中焕发新生,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促进经济发展、社会和谐与文化自信的提升,展现了少数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与无限可能。

2024年7月,爱润越西志愿团深入凉山越西县,用镜头轻轻掠过这片古老的土地,定格一幕幕令人心动的瞬间。这是彝族小朋友璀璨笑容与民族文化传承之间的一场深情对话,恰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倡导的,让民族文化在传承中焕发新的生机。

每一帧画面,都是一次心灵的触碰。彝族小朋友身着的传统服饰,色彩斑斓,图案繁复,它们不仅仅是衣物的装扮,更是民族历史与文化的传承载体。这些服饰在光线的照耀下,闪耀着古老而神秘的光泽,与孩子们的笑容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幅动人心魄的画面。

图为彝族小朋友身着彝族服饰合照 谢文博摄 

 

图为身着彝族服饰小朋友的灿烂幸福微笑瞬间 谢文博摄  

图为展示彝族服饰的小朋友 谢文博摄

图为成理青年与彝族小朋友合照 何维希摄

在彝族村寨的温柔光影里,孩子们纯真无邪的笑容映照在色彩斑斓的布帛之上,绘就了一幅幅关于文化传承与生命美好的动人画卷。她们的笑容,是彝族文化最温暖的注脚,每一道光线都似乎在诉说着古老故事与现代希望的交织。

在这份传承中,孩子们不仅是文化的接受者,更是其璀璨光芒的传递者。她们的每一个微笑,都是对这片土地深沉情感的流露,也是对民族文化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最好证明。让大家携手努力,共同守护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让彝族文化在新时代的阳光下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中教网”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7天后方可原文转载(有特殊声明除外),转载时请在显要处注明来源以及联系方式。

责编:中教网教育融媒体 陈晓红 投诉举报

最新推荐
与此同时
扫码分享